波胆·足球-开云kaiyun功能排期无谓太多想考:用户投100多票的需求-波胆·足球
  • 你的位置:波胆·足球 > 新闻资讯 > 开云kaiyun功能排期无谓太多想考:用户投100多票的需求-波胆·足球

开云kaiyun功能排期无谓太多想考:用户投100多票的需求-波胆·足球

发布日期:2025-11-10 07:40  点击次数:168

开云kaiyun功能排期无谓太多想考:用户投100多票的需求-波胆·足球

分析师 刘萌媛 刘铁鹰

量子位智库 | 公众号 AI123All

2025年的AI条记产物,Get条记无疑是最亮眼的那匹黑马,连气儿登上量子位智库2025 H1和Q3的「旗舰AI 100」榜单。

意思是,它上线于今不外一年,用户数目继续攀升,详细才略发扬厚实地杰出。

要知谈,AI条记产物所在的AI常识管束赛谈,已是一派红海。

大厂如百度的百度文库GenFlow、阿里的语雀、腾讯的ima结合自家平台生态+Agent提供一站式详细常识库平台管束才略,老牌条记公司印象条记也推出了AI条记管束模式,AI创业公司更是围绕多种垂直场景推出轻量级产物,如专注碎屑化常识管束的Flomo。

在国表里大中小厂纷繁卷入、AI创业公司也来争一杯羹的商场口头下,Get条记却在短时期内得回超150万用户,其中有越过一半的用户照旧纯“素东谈主”——此前从未用过罗辑想维、得到APP。

这不禁让东谈主深嗜,Get条记是如何得回高粘性至意用户的?

得到结合创举东谈主、Get创举东谈主快刀青衣说,人人可能合计AI条记的需求很绵薄,但信息爆炸带来的痛点每个东谈主都有,不同团队、不同东谈主群的处理有辩论可能完全不一样,只消切顶用户痛点就能有新人命力。

“Get条记是和用户共创的产物”,采集需求自己没若干价值,但要害是让用户投票。

那么,Get条记满足了哪些用户哪些场景下的哪些需求?对于语音转笔墨、会议纪要这类看似同质化的功能,创业团队如安在工程化遐想、乃至底层理念上找到我方的相反化上风呢?

带着这些疑问,量子位智库邀请到快刀青衣,潜入聊一聊这款“上线半年用户就已冲突百万”的AI常识管束应用。

在此次访谈中,他分享了Get条记的产物理念,以及Get条记如何积存前1000个用户、如何判断和跟进用户需求的警告步履,还分享了对于产物构建、业务鸿沟、功能迭代、创业机遇等方面的想考。

Get条记访谈直播

对于Get条记:

Get条记是“得到”团队推出的一款AI驱动的智能条记用具,其中枢功能围绕高效记载、整理与专揽常识,匡助用户达成“好记、好找、好用”的常识管束目的。

放胆10月份,Get条记总注册用户数依然冲突150万。

Get条记的主邀功能包括:

AI多模态记载:提供语音速记(AI自动润色)、贯穿速记、图片速记(支持“智能拍书”)、笔墨速记等记载模式。常识库管束:支持创建个东谈主/团队常识库,一键上传文献,AI自动存档及标签化,同期支持订阅博主,AI逐日定时捏取更新并回想。智能问答与搜索:基于条记和常识库内容,提供精确问答、条记补写、框架梳理等功能。支持通过天然语言检索条记内容,快速定位所需信息。

Get条记APP界面

Key Takeaway:

1、Get条记在没实施的情况下,越过一半的用户是靠口碑诱导来的纯新用户,讲解只消切顶用户痛点就能有新人命力,对得到APP也有教训意旨。

2、有些功能看似一样,但作念的深度决定拒绝。如若有我方的知悉或体验,就能将别东谈主作念成60分的功能作念到80分,从而吸援用户注目。

3、Get条记是和用户共创的产物,好多用户使用场景产物司理莫得料料到。扶植上百个用户群采集反馈并让AI分析和千里淀,但采集需求自己价值有限,更蹙迫的是用户投票。

4、每个团队都有我方的资质,作念Get条记时不会从“竞争敌手在作念什么”开赴,更多是看“我方想要的东西有哪些没达成”、“能不行靠我方的表情达成”、“能不行证据公司畴前的上风”。

5、创业团队需要警惕“在产物中加好多功能”的倾向,看似能快速上一个60分功能,但后续迭代会影响主赛谈、影响确凿想作念的事。Get条记聚焦“好记”、“好找”、“好用”三个中枢设施。

6、更存眷用户的真实使用活动。如若用户仅仅因为推送、营销点开APP,没生成条记、没和AI对话、没让产物变成我方的出产力用具,那日活即是“造作泡沫”。

7、多智能体责任流会颠覆不同业业。“一句话生成内容”这样把主导权扔给AI的作念法不可行。确凿的人人会禁止调教AI,就像带写手、记者一样,告诉你“不错这样写”,而不是“给你命题,三天后交稿”。

8、不要站在AI的“劣势”上作念产物,要站在三个月后AI能达到的水平上作念构建。时刻想考“现时AI水平是什么”、“和产物结合的点有哪些”、“结合后哪些点三个月后能达到联想情状”。

访谈实录分割线1、热度如斯高的AI常识管束是真需求照旧有泡沫?

量子位智库:AI条记+常识管束赛谈热度飞腾,是有充分的商场需求照旧有一部分商场泡沫?

Get条记:我合计皆备谈不上泡沫。进入这个规模会发现,用户需求很碎屑化——每个东谈主都合计我方需要,都有筹商痛点,何况少见据讲解:你每天看好多公众号、信息,有好多想记下来的东西,但过三个月可能就不难忘看过什么了。

有一项数据:现时一个东谈主一天的信息接管量,极度于80年代一个东谈主一年的接管量。但每个时期的东谈主都合计信息爆炸——80年代有报纸时,人人合计信息太多看不完;莫得短视频时,人人合计网站新闻太多过载;现时刷短视频,照旧合计过载。

是以信息爆炸带来的痛点每个东谈主都有,不同团队、不同作风的处理有辩论可能完全不一样,濒临的东谈主群也不一样。

比如面向大学生、职场白领、高管、雇主、国央企职工,每个精确东谈主群的需求都能挖掘。

在我看来,现时远没到泡沫阶段,AI发展下去,东谈主群会更细分。

举个例子:我去过一家十几万东谈主的大外企,他们的培训部门有300多东谈主,下辖三家五星级旅舍——用来按期把十几万职工调到总部培训学习。我问他们“企业最大的AI诉求是什么?”,他们说“能不行把培训的纸质材料变成智能体或对话助手,让人人无谓来现场住5天培训,日常就能学?”

人人听着可能合计这需求太绵薄,但这是十几万东谈主企业的真实AI落地需求。AI从开拓到确凿落地,中间的信息差、时期差还好多。

常识管束亦然如斯。把公众号内容变成常识是常识管束,把企业5个东谈主的对话千里淀到常识库亦然常识管束。

是以现时远没到泡沫时期,我以致但愿改日作念这个规模的企业、创业公司、产物越多越好——只消越多,技艺处理更多需求场景,让信息流动更高效,企业后果更高。

2、Get条记的用户是否来自得到APP?中枢用户都是常识密集用户吗?

量子位智库:Get条记现时的主要目的用户是什么?是否与得到基本重合,照旧已延展到新用户画像?

Get条记:这个问题波及的数据,对咱们里面来说,不仅超越了更正产物自己,还对通盘组织、从上到下悉数东谈主带来了很大冲击。

先看数据:Get条记总注册用户137万(2025年9月数据),其中只消63.5万是畴前十几年注册过得到、在罗辑想维公众号买过书或用过罗辑想维之前劳动的用户——也即是说有73.5万用户是纯正因为Get条记注册来的。

这个数据对里面的动荡在哪?畴前两三年,咱们有些业务数据下滑、不景气,里面很容易合理化:“得到创业这样多年,该有的用户都有了,中国爱学习的用户就这样多,不行怪咱们,怪大环境不好,没拉新也不行怪咱们”。

但Get条记出来后发现,没实施、没投放的情况下,竟然有一泰半是纯新用户,纯正靠口碑来的。

这讲解只消切顶用户痛点,就能有新用户进来,有新人命力。

这对得到里好多传统业务、传统产物都是很大刺激,像一条鲶鱼扔进沙丁鱼箱,对通盘组织都是很大促进。

这个数据的意旨不在于数目自己——Get条记的用户量在中国互联网圈里照旧“小虾米”,但对组织的动荡和教训意旨很大。

量子位智库:AI常识管束/AI条记赛谈有好多新用户可挖掘,但市面上产物也多。Get条记复盘时合计我方是收拢了用户哪一丝,才跑在其他产物前边?

Get条记:最先我没合计Get条记跑在前边。

条记软件是个“小众又红海”的规模,非常奇怪——从大厂到安谧开拓者,都合计这是个好切入点。

有些小生意大厂不碰,有些生意小创业者不碰,但AI条记(或AI条记+常识管束类应用)不一样:小创业者练手会用它,大厂的更正团队也会用它。

就像郭德纲进修常说的,它看起来是个完全没门槛的规模——“只消会语言就会说相声”,但门槛在“初学后能不行持续作念出东西”。

看似一样的功能,比如贯穿转笔墨、语音转笔墨、会议纪要,不同团队的理念可能完全不一样。

量子位智库:Get条记现时的中枢用户画像是什么?和用户打交谈、劳动的过程中,对用户的领略有莫得变化?有莫得和商场上对这类用户的见解不一样的场所?

Get条记:现时Get条记有几个大的用户群体。

第一个是泛创业者,以及企业里鼓舞AI落地的东谈主。

好多用户反馈,企业刚运转作念AI落地时,需要一个能让人人快速体验AI才略的用具,让人人知谈“AI没那么高峻上,日常就能帮到我方”。不少用户把Get条记当成公司内第一个AI产物。

比如作念会议纪要,畴前用传统灌音笔转换,现时用Get条记,线下会议能录3小时,录完成功把贯穿发群里——用户能看到会议中谁在什么时期说的话,点到那句话就能回放,还能和AI聊;以致把几场会议的纪要放一齐发问。好多没构兵过AI软件的用户,很容易通过这个功能浸透进来。

除了企业用户,更多的是常识密度高的泛规模用户,比如讼师、医师、教师,这些是咱们现时很典型的用户。

举个例子:有一所中学在和咱们勾通,他们把进修的一堂课当成“线下会议”灌音——录完把贯穿发给学生,学生回家后如若某个常识点没听好,能成功定位到第8分钟、第10分钟的内容重听;听不解白还能调出AI助手请示。

还有山东一家眼科病院,院长是咱们的至意用户,他条款顾问和医师把每天巡房、巡检、手术的纪要,用语音表情录进Get条记——复盘手术、分享信息时,都用AI聊天或分享常识库的表情。

这些使用场景,我作念产物前根柢没料到。是以这个过程中,其实是我在向用户学习,用户的反馈也给咱们下一步产物迭代提了好多想法。Get条记是和用户一齐共创的产物,这一丝很特意旨。

3、用户是否会合计用Get条记出产的内容来自AI而非我方?不同产物的“会议纪要”功能有哪些相反?

量子位智库:Get条记有哪些中枢或特质功能?

Get条记:最运转Get条记的悉数功能其实是从灌音运转的,灌音完之后作念AI润色。

这些功能人人可能合计悉数软件都有,但咱们过程中发现——有些功能看似一样,但作念东西的深度不同,拒绝会完全不一样。

别东谈主可能只作念到60分,你如若有我方的知悉、不雅察或体验,就能作念到80分,而80分的东西就能吸援用户注目。

比如咱们虽有灌音功能,但中枢会放在AI帮你润色这个点上。

和咱们一齐调教AI的共事,都是资深内容创作者。他们要作念的即是让AI调教后的内容莫得机器味,更像书面化又不失白话感的笔墨——把白话词删掉,变成一段能成功发出去的好笔墨。

最运转咱们即是靠这个功能,捏到了大部分用户。哪怕用户开车、跑步时璷黫录一段,都能变成好笔墨发出去。诱导到第一批用户后,咱们发现用户的使用场景好多,就冉冉找我方擅长的规模。

Get条记8月上线的智能拍书功能,亦然我个东谈主很心爱、很灵验的功能。

咱们有好多电子书资源,也有图片条记功能。拿一册书例如,畴前得到电子书用户和纸质书用户常际遇两个问题:电子书用户说纸质书用户看完书后找不到条记;纸质书用户说电子书用户在电脑、手机上看书没典礼感。

“智能拍书”功能处理了这个问题——哪怕你看纸质书,灵通Get条记的“智能拍书”,拍一页书,偶然就能识别出是哪本书,还能把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条记汇集到清除册书的列表下。改日岂论什么时候料到这本书,进Get条记就能找到这本书下悉数我方作念的条记。

这时候和AI对话,就不仅仅基于一册书,而是基于一册书加我方在这本书下作念的几百条条记;以致现时咱们推出了基于10本书加10本书下悉数条记一齐对话。

你会发现,当数据源实足精确,AI的输出质地就会很高,它不是网上捏取的垃圾新闻。这两个功能对我个东谈主匡助很大,何况Get条记里悉数功能,其实都是基于咱们我方的需求产生的。

量子位智库:Get条记提到灌音转笔墨会作念更高质地的润色,那么Get条记和其他产物在输出质地上有哪些具体相反?

Get条记:我举个例子。好多所谓的AI写稿软件,让AI师法作风时,很容易出现“师法鲁迅、巴金、茅盾”这类著名文体人人的情况。

咱们最运转也想让AI学这些,但咱们公司是内容公司,有好多资深东谈主士——比如北大降生的语言学家李倩、作者贾巨匠,还有罗振宇、脱不花这种一直作念交流抒发的专科东谈主士。

咱们调优AI时,常出现这样的场景:把原始灌音文献和AI调完的内容拿给他们看,他们就运转挑差错,说“不应该这样,该学某个东谈主某几篇著述的作风”。

最崩溃的是,他们说的这些东谈主,我和算法认真东谈主险些没听过,好多东谈主都要现搜。比如有一次他们提到一个东谈主,我问“这东谈主是谁?”,共事说“是20年代或30年代香港大公报的专栏作者,笔墨很有韵味”。如若不是在这个团队,我根柢不会知谈这个东谈主。

自后共事跟我说,既然是为每个用户润色,就不行让用户润色后的内容都像鲁迅、巴金——鲁迅的作风一眼就能认出来,咱们要的是“优好意思的中语、优好意思的白话文”。

是以咱们调优时,核感情念是让用户合计出产出来的内容是“我方的”,不是AI的,也不是Get条记的。

量子位智库:会议转笔墨是好多办公软件都有的功能,Get条记的会议纪邀功能,比拟市面上纷乱的产物,上风在哪?为什么企业、学校、病院惬心用?

Get条记:有些产物的会议纪要即是单独的音频会议记载,但咱们会潜入用户场景——咱们自己是作念学习场景的,得到的创举东谈主即是在学习小组签订的,是以好多需求来自咱们我方的使用场景。

比如作念完初版会议纪要后,咱们想:听会议时如若嘉宾放PPT,能不行拍张图插入纪要?嘉宾语言时,如若我方脑海里有灵光一现的想法,能不行记下来?

是以咱们加了“记要点”功能——我方打两行字,备注“这个想法能用到我的业务里”。

会议拒绝生成纪要时,嘉宾的内容、我方的灵光点、插入的图片会和会在一齐——它不仅仅“听会记载”,还结合了个东谈主想考。

再往后,当你在一个平台录10场、20场、100场会议,加上平日的积淀,AI会更了解你。

单独看一场会议纪要,人人的才略辞别不大,基本在60分到75分之间。但当你千里淀了实足多的数据,用这些数据去调优AI,产生的价值会更大。

是以我给人人一个冷落:岂论用哪个平台的会议纪要,别老换——老换就没办法千里淀我方的数据和内容。

至于产物方,在中国的产物团队里,单纯功能上的才略辞别其实不大。

4、功能上线是依据产物司理的判断照旧用户的投票?如何通过天然增长积存前1000名用户?

量子位智库:Get条记采集到好多用户需求,如何判断需求优先级?若何决定要不要作念某个需求?

Get条记:咱们有两个评判法度。最先,团队只消一个运营,东谈主少就要想办法自动化——咱们拉了100多个Get条记用户群,每个群一二百东谈主,用户会反复反馈需求。

咱们用企业微信和飞书表格,让AI分析、千里淀需求,整理成飞书多维表格。但采集需求自己没若干价值,更蹙迫的是用户投票——

灵通Get条记“我的”页面,能看到所灵验户提的需求(群里的反馈或用户我方添加的),其他用户不错投票。

对咱们来说,功能排期无谓太多想考:用户投100多票的需求,详情比投5票的先作念——100多东谈主在等这个功能上线。

△Get条记产物需求许诺池

这个过程中,用户参与感很强,还有个好玩的小细节:以前拉群用户提需求,常问“为什么不作念这个?你们不知谈用户狂躁吗?”,咱们一个运营加产物很被迫,总要解释“要排期、看优先级”。

有了投票功能后,用户提完需求会主动说“我看需求池了,我的需求排不高,你们先作念优先级高的”;以致灵验户提完需求,其他用户会跳出来说“我的需求比你更蹙迫,你先记住,别催团队”。

咱们和用户的关连变好了,也无谓靠产物司理作念复杂决策——听用户的话没错。

量子位智库:Get条难忘回前1000用户时是天然增长,复盘来看,最对的一件事是什么?如何和用户打好关连?

Get条记:咱们前一万名用户基本靠用户口碑和分享。

最运转咱们只消小法度,作念了一个“病毒化小适度”:小法度初期灌音时长有限,初版最多录10分钟,分两个梯次——录3分钟、录10分钟。

如若用户把Get条记转发给好友,好友来用且真实出产了条记,用户就能从3分钟权限升级到10分钟。

这个动作在前期实施中作用很大:用户录3分钟后合计产物能帮我方润色出好笔墨,又合计3分钟不够用,就会手把手让身边一又友、家东谈主体验,以致盯着别东谈主“必须录一条条记,否则我升不了10分钟”。

自后作念成APP,这个功能就砍了(莫得小法度适度了),但这个过程让咱们拿到了好多用户的真实需求,也看到——只邀功能切中痛点,哪怕是小功能,用户也惬心帮你传播。

5、是否会存眷大厂竞品的竞争?产物自身是否有明确的业务鸿沟?

量子位智库:24年已有大厂作念常识管束产物,现时商场变化下,会不会费神竞品?人人都在往AI助手、外部常识库目的拓展,会不会对Get条记酿成竞争?

Get条记:咱们公司起始即是“从我方的需求开赴”。

公司三个创举东谈主(罗振宇、脱不花、我),罗振宇和脱不花2014年在业余学习小组签订,我和脱不花在另一个学习小组签订——咱们自己就惬心学新东西,作念决策常从我方的需求开赴。

2015年底、2016年头,咱们三个东谈主聊天时,罗振宇说“咱们有业内资源,能请进修来聊天,内容很有启发。如若把这些内容让更多用户听到,既能有买卖收入,又能请更多咱们想学习的规模的进修——这不就能创业,还能耕种我方?”

是以才有特出到APP,自后又作念了电子书业务。

得到的电子书业务从2017年到现时,一直犹豫在损失线,但咱们还在恣意参预——因为在中国作念电子书,不上集结演义就很难挣钱,而咱们我方不是集结演义用户,是以只上非虚构、经济底层类的书。

回到竞品问题,我会看一些同规模产物,学习别东谈主的优点,但作念Get条记时,不会从“竞争敌手在作念什么”开赴,更多是看“咱们我方想要的东西有哪些没达成、能不行靠我方的表情达成,能不行证据公司畴前的上风”。

比如得到从2017年买了好多小众书的版权,莫得AI时这些版权是“千里底”的,但有了AI后,咱们但愿基于Get条记的助手和用户条记,把这些优质版权(比如得到的白皮书、小众册本)周转,让它们喜跃人命力。

举个小例子:咱们曾上线一册很专科的英文期刊《中国油气》,是中国石化面向外洋商场的期刊,每一期阅读量只消几十——基本是石化规模的科学家、磋商生在看。

但有了AI后,用户磋商专科规模时,AI能见解这本期刊的内容,迁徙到用户的常识规模里。

咱们公司从一运转就作念常识管束筹商的事,这是世代相承的。每个团队都有我方的资质,是以咱们更存眷“我方要作念什么”,而不是“别东谈主在作念什么”。

量子位智库:Get条记有莫得明确的业务鸿沟?哪些事情一定不会作念?

Get条记:我想让Get条记聚焦三个中枢设施:好记、好找、好用。

“好记”是现时基本完成的——会议纪要、图片、拍书、听直播/播客,能不行更快、更准确地记下来。

“好找”是哪怕两年、五年后想起某件事,能快速找到;以致AI在你不知谈的情况下,帮你找出筹商内容。

“好用”是确凿进入你的使用场景——写论文、报谈、小红书、公众号、一又友圈时,如何用到之前积存的常识库,AI如何赋能。

这三个设施除外的事,短时期内皆备不会作念。

比如上个月有好多用户提“生成条记后能不行成功作念脑图?能不行作念可视化HTML页面?”——从工夫上来说,用开源组件,一个晚上就能上线,但我不同意作念。

因为一个新功能从60分优化到90分,会瓜葛好多元气心灵。

比如脑图,现时能生成1000像素的,但如若是1000万字的书,要生成超长脑图,还要在不同浏览器、手机上适配版式、颜料,支持剪辑——看似能快速上一个60分功能,但后续迭代会影响主赛谈,影响咱们确凿想作念的事。

现时好多团队(包括咱们)要警惕一丝:AI和通用底层大模子(比如豆包、智谱、混元、Kimi)很巨大,从视觉识别到生成图片都能作念,好多开拓团队会合计“无所不行”,想在产物里加好多功能。

但最大的挑战是“决定不作念什么”——这是对东谈主性的考验:用户提了需求,作念起来绵薄,作念了还会灵验户夸,但你要刚硬不作念。

短期内我一定不作念的事:把纪要转成脑图、PPT、图表;生成图片、视频。

这些有更专科的产物去作念。咱们会专注在把内容变成诠释、笔墨,在笔墨上作念动作——如何让诠释更好,如何调用更多常识库。

量子位智库:站在Get条记的态度,是否有三条法度,判断什么是好的常识管束产物?

Get条记:说真话咱们莫得太量化、客不雅的法度,团队作念功能也没那么多数据支持,但有个很主不雅的判断法度:这个功能我方团队作念起来兴奋不兴奋?

如若我方作念都不兴奋,凭什么合计用户会心爱?

之前有个功能,依然进入开拓、快测试的阶段了,我倏得发现——以前作念功能到这个阶段,团队群里提需求、发问题、截屏顾问的频率很高,但那半个月,对于这个功能的顾问很少。

我就成功问人人:“是不是合计这个功能没那么‘性感’?”好多东谈主在飞书里复兴“+1”。

我又问:“你们为什么不反驳我?”因为这个需求是我提的,我其时还合计挺“性感”。

现时我都记不清那是什么需求了——可见它确乎是伪需求。天然功能依然作念到80%,但我照旧说“砍了,不上线”——咱们十几个东谈主都合计没诱导力,推给用户,用户也不会心爱。

咱们团队只消十几个东谈主,创业公司不错“雕悍一丝”,没那么多条条框框。AI时期很容易作念成事,是以抛掉畴前的条条框框,作念我方心爱的事——这是咱们判断好产物的法度。

6、最存眷的产物目的是日活用户照旧其他数据?背后基于若何的想考?

量子位智库:功能上线后,是相对粗粒度地不雅察用户响应,照旧有类似“需求投票”的精确监测体系?

Get条记:实打实地说,莫得那么精确的监测体系,会看一些数据变化,但这些变化险些不会影响下一步迭代。

咱们更多看用户的本体场景——有100多个用户群,用户会反馈“在什么场景用什么功能时际遇了什么问题”。

无谓看数据,当5个群、8个用户、10几个用户同期提清除个问题,就知谈一定是功能出问题了,顺着用户需求迭代,把功能作念得更好就行。看数据仅仅看大面的情况,更多照旧听用户若何说。

量子位智库:现时Get条记比较存眷的极少目的里,最中枢的是什么?

Get条记:咱们不若何存眷日活。

对条记类应用,我更存眷7天内使用两次条记的用户数——这个目的的界说我都记不清了,但每天都会看这个数。

作念软件很容易让单一目的“造作闹热”,但我最存眷的是用户是否持续用Get条记——不行只今天用,7天内至少有两天灵通,且真实产生一条条记。

如若用户仅仅因为推送、营销点开APP,没生成条记、没和AI对话、没让产物变成我方的出产力用具,那这种日活即是“造作泡沫”,没任何价值。

我更存眷用户的真实使用活动:有没灵验它录会议、拍图片、录5分钟语音。

7、如何见解Get条记“有学习记载应用的全链条工夫生态”?

量子位智库:之前提到Get条记有“学习记载应用的全链条工夫生态”,能否详实伸开先容这个生态?

Get条记:提及来比较抽象,拿8月上线的“智能拍书”功能例如:现时看纸质书时,拍一页书,Get条记能识别出是哪本书,自动分类,把这条条记归到对应册本下(比如《摆摊式创业》)。

极度于为每本书建了一个“自动化小常识库”——这个常识库不仅有拍书的图片条记,还有你在得到电子书里作念的划线;以致你在语音录入、会议中提到这本书(比如“今天开会前,我先先容《摆摊式创业》这本书”),筹商内容也会进入这个常识库。

改日岂论什么时候想起这本书,都能在这个常识库找到悉数筹商内容——条记形态不蹙迫,AI会按内容逻辑整合。现时咱们依然达成基于10本书加10本书下悉数条记对话(选10本是因为每本书几十万字,越过10本陡立文会过载,改日会彭胀)。

举个我我方的例子。作念新功能规划时,我会在Get条记里添加几本书——比如《乔布斯传》、《俞军产物步履论》、《从0到1》、《冷启动》、《微信产物官》,再加顶级产物司理的自传,然后问AI:“基于这些书和我的条记,如若要在Get条记里作念某个功能,该若何规划?”

AI的回答质地会很高,比如“按乔布斯的想法,这个功能需要作念到以下几点”、“按张小龙的想路,这几点必须注目”、“从冷启动角度,计策有哪几条”。

这即是从使用角度,把积存的内容、看过的书、作念过的条记用好。这仅仅咱们现时的尝试,改日但愿有更多这样的场景——让AI帮你找到“你想知谈但不知谈的常识”。

因为有了AI,常识用之不竭,AI能判断“你问这个问题,天然没看过某本书,但你一定会想知谈书里的筹商内容”。Get条记会往这个目的拓展。

量子位智库:得到手脚常识库,为Get条记提供了很好的铺垫。改日两者是会酿成飞轮效应,照旧仍为单向影响关连?

Get条记:之前为了跑通Get条记的过程,更多作念通用场景——只作念通用场景就能拿到非得到用户和部分得到用户。对我来说,把Get条记和得到和会的难度很小,空间也大,没东谈主抗拒我用得到的资源。

但我遴荐先“摘难一丝的果实”(指作念通用场景),现时不错运转“摘低落的果实”(指和得到和会)。

这亦然我这个月和得到团队、Get条记团队商量最多的事:AI时期,能不行推翻一个东谈主学习、看书的传统过程,让它变得不一样、更有瞎想力?

咱们正在磋商,但愿年底前能有大的冲突。

8、AI改日1-3年对常识行业会产生哪些要害影响?哪些方面是大模子最初处理不了、需要产物工程化弥补的空白?

量子位智库:跳出Get条记和得到,AI的纷乱应用对常识行业(改日1-3年)会有哪些要害影响?对您这样的常识学习者、获取者,个东谈主和行业层面分别有什么影响?

Get条记:Get条记刚刚上线了一个围绕“好用”的小用具,叫GetDraft起稿(网址:https://getdraft.ai/)。

和内容团队一齐探索“写稿场景下,如何帮用户把内容写得更好”。过程中我很缅想。

我是重度写稿者,去年年头在得到上线AI学习圈,每天写2000-3000字,到现时写了越过200万字。我不敢说我方是著名产物司理,但详情是写字最多的产物司理之一。

作念这个AI写稿用具时,我天然参与了好多设施,但第一次跑通时,照旧很骇怪。

当过程规划得实足好,AI能起到很大辅助作用,但东谈主是主导。

比如咱们用“多智能体变装”:有认真写稿的,有磋商写稿作风的,有作念深度调研和事实核查的,以致用畴前十年总编室(认真审核课程质地)的语统一反馈,测验了一个“审稿智能体”。

这个写稿助手搭好后,像给写稿者配了一个杂志社剪辑部——东谈主类写稿者是主编,有两三个牛的采访记者、两个调研人人、好意思编、图表师、数据磋商员。你不错指导不同AI作念专科责任,终末拿到的是“凭据你的想法随时诊治的高质地稿件”。

这个过程让我合计,AI在好多规模都能变得“可用”,不像去年更像玩物。对行业来说,迭代会很大——比如以前一个东谈主很难作念营销、写深度内容,但现时AI能帮你完成多个设施的专科责任,一两个东谈主就能酿成一个团队。

但我不确信“一句话生成内容”——把主导权扔给AI的作念法不可行。确凿的人人会禁止调教AI,就像带写手、记者一样,告诉你“不错这样写”,而不是“给你命题,三天后交稿”。

这种“多智能体责任流”会颠覆不同业业:写稿规模是“打磨、写稿、调研、审稿、排版、发布”;教师场景可能是“生成教案、作念多媒体课件”;医师场景可能是“病例整理、磋商诠释”。

量子位智库:畴前半年作念Get条记的过程中,对AI才略、AI产物的见解有莫得变化?尤其是底层大模子耕种、Get条记完善后,有莫得新领略?

Get条记:莫得什么新领略,中枢是恒久保持变化,恒久确信AI的迭代速率。

我想接下来要作念什么时,更惬心站在三个月后AI大模子的迭代情状去想考——好多Get条记刚上线的功能没那么好用,但我确信跟着底层大模子迭代,很快就能达到可用情状。

是以不要站在AI的“劣势”上作念产物,要站在“AI不擅长的事”或“三个月后AI能达到的水平”上作念构建。这对我来说挑战很大——要时刻想“现时AI水平是什么?和产物结合的点有哪些?结合后哪些点三个月后能达到联想情状?”每天都要花纷乱时期想考。

量子位智库:大模子持续最初,但距离90分高分产物仍有差距。哪些方面是短期内靠大模子无法处理,需要靠产物工程化、专门调教弥补的?

Get条记:岂论短期照旧历久,好多问题是底层大模子再类似也处理不了的——这亦然创业公司的契机:

底层大模子的才略和遮蔽面有限,最多能作念好用的通用用具(比如AI图像用具),但无法潜入每个行业、每个公司的细分需求。

比如AI能作念好用的图像生成用具,但无法知谈“某家电商公司作念鞋子和作念一稔,对AI生成模特图像的条款不一样”;以致同是作念牛仔裤的公司,需求也有相反。

举个例子:现时作念牛仔裤遐想的企业,底层AI图像模特生成才略约40分,但如若企业有20年牛仔裤遐想警告、2万张独家卖家秀图片,就能在底层模子上类似“20分的专科才略”,把产物作念到60分。当底层大模子迭代到50分,企业的20分专科才略不变,产物就能到70分、80分。

是以恒久有空间留给“有特有知悉、知谈行业痛点、能识别需求”的东谈主或企业。

底层大模子(岂论是智谱、Kimi照旧OpenAI)再迭代,也拿不到某家牛仔裤公司的2万张卖家秀图片——但这家公司能用这些图片测验AI,分析“什么体型相宜什么牛仔裤形态”,以致作念“拍相片算身高体重,定制牛仔裤”的功能。

这种“针对特定需求的微调”,是底层大模子不会作念,但行业企业必须作念的——这即是需要产物工程化、专门调教弥补的空白。

量子位智库:“20分专科才略”能否能见解为上一代的行业Know-how和尊府积存?照旧包含其他成分?

Get条记:不存在“上一代”或“这一代”,行业痛点的中枢是不变的。哪怕不同企业用一样的AI,处联想路也可能完全不一样。但中国商场实足大、企业实足多,清除个规模能容纳好多创业公司——每个团队都有我方的细分资质。这即是很大的空间。

9、AI是否会带来全新需求?基于AI在改日短期内会出现哪些新场景?

量子位智库:有不雅点认为AI会带来全新需乞降产物,您若何看?

Get条记:我合计AI一定会带来纷乱全新需求——因为用户使用产物的表情变了,这是时期发展的端正。

100年前有了汽车,繁衍出修车、开车、铺路、F1赛事;2007-2008年智高东谈主机出现后,才有了抖音、好意思团、滴滴这些需求——莫得智高东谈主机时,哪有点外卖、叫车?

AI亦然如斯,跟着持续迭代,新需求、新买卖模式、新产物形态、新公司、新个东谈主都会继续涌现——这是任何科技发展时期的势必。

量子位智库:您现时比较看好,短期内会出现的基于AI的全新场景或需求是什么?

Get条记:举个例子:我去过一家好意思国小公司,15个东谈主,都是作念AI专栏写稿的——但其中1个东谈主无谓写著述,专门认真“不雅察另外14个共事的责任”。

他的产出是“每周发现一个共事责任中可被AI提效的点,把这个点变成AI小用具(采购或用开源用具搭建)”,中枢职责是帮团队作念AI提效。

这种“AI提效专员”的岗亭,即是很好的小切口。现时好多公司喊“AI落地、AI提效”,但有莫得东谈主“尽心全意帮AI在公司落地”?有莫得东谈主“坐在共事电脑后看他们若何责任,找AI提效点”?大部分公司莫得。这即是新场景、新岗亭的契机。

再比如东谈主形机器东谈主:最运转人人都提“东谈主形机器东谈主”,但这两年出现了细分——有东谈主作念东谈主形机器东谈主大脑,有东谈主作念手,有东谈主作念要津,有东谈主作念杜撰测验场。这些创业公司都是近一两年冒出来的。

是以只消潜入某个规模,就会有好多新岗亭、新需求、新创业公司涌现。

10、AI产物与传统互联网产物的开拓是否有代际区别?对产物司理的新挑战主要来自什么?

量子位智库:从产研东谈主视角,AI产物与传统互联网产物的开拓有代际区别吗?有莫得新技能或新“坑”需要注目?

Get条记:最大的区别在“组织层面”。比如咱们作念过两个APP:得到和Get条记。

2015-2016年作念得到,搭一个APP团队至少要一二十东谈主(最简模子6-7东谈主,人人化产物要二三十东谈主)。但现时有了AI用具,团队每个东谈主的岗亭职责变拖拉了——不再是传统活水线单干。

传统活水线是“产物司理调研需求→给遐想师→遐想师出原型/遐想稿→给前后端→测试→上线”,过程严丝合缝。

但现时有了AI,强的东谈主会相等强:一个90分的开拓,因为更懂产物,能借助AI拖拉“产物司理、遐想师”的部单干作;一个后端能遮蔽前端责任,反之亦然。以致每个AI产研团队的竖立都不一样。

这种变化对东谈主的条款很高。比如作念Get条记时,咱们依然不写产物PRD了——以前作念产物要写好多文档,现时顾问需求时,会约好时期(比如未来10点),每个东谈主(遐想师、工夫、产物、我)都要提前用AI生成“产物原型、想法、文档”,每个东谈主带2-3个原型开会。

开会时人人播原型:遐想师会说“这是我和COD出的,这是和Manus出的,这是和Kimi出的”——五个东谈主可能会看20套原型。以前是“人人注视产物司理的一套有辩论,相互挑错”,现时是“看AI出的有辩论,找启发”——比如“AI这个功能点好,记下来”。

开会过程中,咱们还会让AI及时迭代原型。会议拒绝时,产物需乞降每个东谈主带的原型依然完全不一样,但遐想师、产物、运营能成功各自开工——因为原型是共创的,后果相等高,这在莫得AI时完全不可瞎想。

量子位智库:现时是不是“东谈主东谈主都是产物司理”?这对产物司理有什么挑战?

Get条记:对,确凿变成了“东谈主东谈主都是产物司理”,这对产物司理的考验很大。

以前产物司理的中枢功能之一是“翻译需求”——法度员不会和用户、CEO交流,产物司理帮着翻译。但好多不好的产物,即是因为才略弱的产物司理“翻译错需求”。

比如2017年有个产物司理跟工程师说“罗进修有个需求,你这两天作念了”,我听到后说“打住,你再描画一下罗进修的需求”。他描画完,我说“以我对罗振宇的了解,他的开心详情不是这样”。带他去和罗振宇聊完,发现需求完全不一样。

但有了AI后,需求还需要产物司理翻译吗?不一定。AI能了解公司过往尊府,法度员不错成功把聊天记载发给AI,问“带领这样说的背后是什么意思?是点我照旧本意即是这样?”AI能帮好多东谈主耕种“之前莫得的交流才略”。

这时候产物司理要作念什么?当法度员不需要翻译时,产物司理的价值在哪?这是每个岗亭在AI时期都要想考的问题。

11、Get条记改日的圆满形态是Agent照旧其他形态?

量子位智库:Agent现时很火,您也表示了Get条记改日可能有Agent功能。Get条记改日的圆满形态是什么?是Agent,照旧多产物形态交汇?

Get条记:咱们没想考过“圆满形态”——看不了那么远。筹算太永恒会赶不上变化,可能你筹算来岁完成的事,今天晚上新工夫出来,未来就能完成。

咱们更存眷“当下能作念什么”:某个功能现时能达到60分,接入通用大模子后,一两个月迭代,三个月后能到90分,那就坚决去作念。

比如你想日更公众号,依然更了10天,AI能不行帮你更快写出符勾通风的内容?AI要了解你的作风、Get条记里的悉数条记、你的日常感悟、在得到看过的书——调用这些常识,基于你今天的灵感,帮你生成内容。

过程中应该是“东谈主和AI互动”:你说一个目的,AI说“从你的作风和看过的书来看,有123三个选题框架,你心爱哪个?”

互动时,右边及时生成笔墨;如若你说“我旧年看过一册书,里面有个数据记不清了”,AI里认真调研的助手会从你旧年的条记、那本书里找出数据。

中枢是“让你畴前记的几万条条记,能用到产出物场景里”——这才是好用的AI产物。至于是不是Agent,大概多形态交汇,咱们没刻意界说,重心是处理用户的“常识复用”需求。

量子位智库:作念Get条记过程中,有莫得反复想考或合计非常头疼的问题?

Get条记:我每天都在想的问题是“用户在什么场景下,能用Get条记更好地完成什么事情?”这几个空要每天填。

比如想考讼师用户:讼师用Get条记写左券、告状书,咱们的常识库够不够专科?法律常识、语料够不够?如何让讼师用户有信任感?再比如教师用户、中小学生用户,不同场景下如何让他们有信任感?

中枢是“如何让用户确凿拿到可用的产物,提高后果和完成度”——这个问题在每个场景里都要研讨,亦然我反复想考的。

12、如何安利Get条记这款产物?

Get条记:Get条记是个很绵薄的产物,使用门槛不高——好产物都不该有门槛。比如开会时,按快捷按钮就能运转灌音,录完能阔别不同东谈主的语言;看任何一册书、跑步健身时想输入想法,都能快速记下来。

你记的东西越多,AI越懂你,改日能结合这些内容作念更多拓展,以致繁衍出你想不到的场景。我分享两个用户发现的道理场景:

第一个是体制内用户群。好多体制内用户会把Get条记推选给带领(比如处长、区长),原理是“带领心爱发58秒、1分钟的微信长语音,咱们不想听也不想转笔墨——转完笔墨见解起来也长途,还阔绰时期”。

他们跟带领说“您对着Get条记说几分钟,它能把白话、插手、涎水词润色成能成功发、能发表的笔墨,扔到群里咱们也容易见解”。自后好多带领因为这个原因成了用户——作念产物前根柢想不到这个场景。

第二个是家长用户。有家长用Get条记让三四年事的孩子“语音写日志”:孩子不肯意写日志,但语音输出能考验抒发;孩子说5分钟“今天读了什么书、看到了什么”,既是今日学习复盘,亦然抒发复盘。AI润色后会变成一篇像样的小作文,孩子会有“作品感”。

我现时也这样教我上四年事的犬子:每天30分钟阅读,25分钟看书,终末5分钟用Get条记聊“书里看了什么”。好多用户场景是用户帮咱们发现的,不是产物司联想的——这亦然作念产物、作念AI创业的幸福感和得回感所在。

如若人人被“发长语音的东谈主”困扰,推选把Get条记推选给他们;如若家里有不爱写日志的孩子,也不错试试用语音输出的表情——确信会有惊喜。

— 完 —

量子位 QbitAI

存眷咱们开云kaiyun,第一时期获知前沿科技动态

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  • 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波胆·足球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